臺灣的藍莓其實於許多年前即有農民零星種植,突然掀起的「藍莓熱」則是因為山丘藍品牌的崛起,山丘藍自2023年起與便利商店、超市通路合作上架,讓越來越多消費者知道臺灣也可以種藍莓,再輔上過去進口藍莓打下的營養知識基礎,與新興水果相比,推廣也不至於窒礙難行。
關於飲食,從早期農業社會的只求溫飽,到現在講求吃得好、吃得巧的精緻飲食,甚至近年開始重視養生、自然的健康飲食療法,在面對眾多食物的選擇當中,該如何選擇適合又安全的,對於大眾都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議題。
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管理辦法發佈以來,陸續已有業者通過地方縣市政府審查取得登記證,惟如何協助初級加工業者在競爭市場上得以找到方式穩定行銷,方需輔導資源投入協助轉型。
農業是一個國家的根源和財富,過去以線性農業「生產、製造、使用、丟棄」為主要思維,不斷的消耗地球資源,在線性經濟的思維,為了想賣出更多商品而生產更多的產品,使得推動減排的過程往往產生出更多的碳排,成為減碳行動上的矛盾。
自102年修正並發布「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以來,政府從多方面推動農業綠能的發展,如養豬場沼氣發電、農業水域太陽光電、農業設施太陽光電、漁電共生等,裝置容量截至110年累積達2,000 MW。111年初召開的全國農業部門淨零排放策略大會,更宣布以農業用電未來自給自足、並可出售額外電力為目標,提升農產業永續性,同時讓農漁民收入增加。
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尤以近年顯見的天災頻繁發生,相關減碳議題再度被人們重視,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8月10日發表2021年科學報告指出在氣候變遷影響下,水災、火災等正在持續影響環境。根據報告模擬的所有排放情境,接下來20年地球表面升溫將達到1.5°C,且發生情形越來越頻繁。報告指出,人類需要在10年內大幅減少二氧化碳,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才能控制升溫在1.5°C內。
關山米在群山環抱,天然無汙染之絕佳環境與綠水潺潺之下,在膏腴之土孕育造就出千畝良田,生產出好口碑的「後山好米」,為推廣關山米食文化與食農教育,關山鎮農會以「米」的教育學習做宗旨,將原本閒置荒廢的舊碾米工廠與穀倉,用體驗行銷為依歸,發展成為多元的稻米環境教育園區「米國學校」。
臺東咖啡要走向國際進行銷,須強化生產製程與加工品質,才能提升咖啡品質與國際精品咖啡接軌。臺東縣透過咖啡產業製程改善及品質提升扶植訓練計畫,以提升農友及莊園的咖啡栽培和加工製程技術為目的,於縣內北中南區邀請咖啡產官學研各界的職人
花蓮縣富里鄉為花蓮縣最南端鄉鎮,是台灣東部最大穀倉之一,被中央山脈及海岸山脈包夾形成縱谷地形,具有獨立純淨水源與山巒圍繞的自然環境,是種植優良稻米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
在南投縣這個山明水秀美麗的地區、不僅擁有絢麗的花卉,還有新鮮的農特產品。埔里鎮為國內盆花、切花的重要生產地,花卉栽培面積達1612公頃,年產值約24億元,占全台1/8的花卉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