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復興區溪口台社區透過農村再生,展現深厚泰雅文化底蘊與多元產業成果,獲第3屆金牌農村銀牌獎肯定,吸引國際單位慕名來訪,日本山形縣飯豐町產業連攜調查團一行10多人23日前來觀摩交流,體驗泰雅族口簧琴演奏、古調吟唱、原民特色農作等文化;雙方同步簽署合作意向書,期盼攜手打造雙方農村及部落文化產業發展。
台中青年黃郁茹積極投入烏日地方農村再生與社區營造,創業透過食農教育和資源整合,連結農民與都市民眾並促進農村轉型,同時在地方打造多元據點,扶植青農發展,成為返鄉青農創新實踐典範,獲台中市農業局推薦參選農業部「農村領航獎」候選人。
傳統市場不再只是採買之地,更是地方經濟與文化記憶的命脈。雲林縣政府近期捷報連連,在經濟部114年度「傳統市集美學升級暨攤鋪優化輔導」與「傳統市集綠色低碳輔導」兩項計畫中,一舉爭取中央補助570萬元,助力三處市場展開革新工程,彰顯縣府以行動重塑庶民經濟場域的決心與魄力。
在當前重視美學與環保的趨勢下,臺南市政府積極推動傳統市集的形象提升與環境優化。臺南市四大市集,包括佳里中山市場、學甲市場、六甲市場及佳里傳統夜市,榮獲經濟部「傳統市集美學升級暨攤鋪優化輔導計畫」與「傳統市集綠色低碳輔導計畫」資格,成功爭取到總計550萬元的補助經費,將用於市場硬體設施改善、公共空間美化、增設環保設備以及重點攤鋪的優化升級,在推動市集現代化與綠色永續發展方面的成功往前邁出了成功的一步。
玉荷包即將進入盛產期,高雄市農民正全力備戰。身為全國最大荔枝產區,高雄玉荷包種植面積超過2,400公頃,每年穩定供應優質果品。然而,僅兩至三週的產期讓採收與出貨工作需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勞動力需求激增,成為農民每年的一大挑戰。為協助農民應對人力壓力並提升作業效能,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於5月23日舉辦「玉荷包產季前教育訓練」,針對採收、包裝及作業安全等重點環節,設計專業實務課程,提前為產季暖身。
花蓮縣政府地方創生輔導團協助「金喜檸檬」、「九日良田」成功爭取原住民族委員會114年度「企業創新創業輔導計畫-百萬創業計畫」,分別獲得100萬元金額補助與為期六個月的創業專業陪伴輔導,透過公私協力,讓在地團隊推動友善農法檸檬系列商品及各式和菓子甜點等,揉合對土地及家鄉文化的熱情,厚植地方創生實力。
屏東縣政府推廣在地農產品,串聯各季節代表性農產與農創品牌舉辦主題市集及產地餐桌活動,並結合花卉展;縣長周春米今天表示,持續強化品牌形象與消費者參與度。
農業部農糧署108年與日本茨城縣笠間市簽定「強化飲食及文化交流發展合作備忘錄」,笠間市即與茨城縣內市町每年採購臺灣香蕉、鳳梨等水果作為中小學學校營養午餐食材,今年包括笠間等茨城縣內5個市町採購近3公噸的臺灣鳳梨,將於5月14至16日供應轄內92所中小學校、超過3.3萬名學童享用。
後壁米樂休閒農業區去年未能順利通過休閒農業區認證,米樂休閒農業發展協會不氣餒,持續與後壁區公所攜手輔導後壁轄內農遊場域,積極爭取特色農遊場域認證,期待讓後壁成為台南休閒農業版圖中的關鍵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