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美國自今(7)日起對臺灣課徵20%暫時性關稅,農業部經滾動檢討「180億元農漁產業支持方案」,宣布即日起受理申請,相關申請程序、條件及細節已公布在該部官網專區,農漁民、農民團體、產業團體及貿易業者若有相關問題,也可撥打諮詢專線(0800-528-989),將由專人回覆。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7)日出席「第一屆食農教育大會」開幕典禮時表示,農業是立國的根本、國家與社會發展最重要的一環。《食農教育法》於2022年5月通過後,政府對於學校午餐及在地食材訂定許多規範,這也代表政府透過立法方式、政策推動,並結合農漁民與民間力量,讓大家既能吃得飽、吃得好,又能吃得健康。卓院長強調,在實踐食農教育過程中,必須集結更多推動食農教育的夥伴,透過跨機關、跨領域共同合作,將食農教育的價值與理念澈底深植在國人心中。
宜蘭縣政府二十二日召開縣務會議,由勞工處專題報告「夢想生活在宜蘭,青年行動創未來」,縣府自一0九年一月成立青年事務科,專責青年業務推動並服務青年族群,透過多元計畫與青年朋友一起發展,一起發光,是青年在宜蘭生活、創業的「神隊友」,對於返鄉或移居宜蘭的青年,縣府更以中興文化園區4號建物營運「宜蘭青年創生基地」,打造宜蘭縣地方創生人才培育據點。
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CPC) 114年7月15日(二)於高雄萬豪酒店辦理「跨越 70 風華再起暨在地創生卓越經營服務團閱讀趣系列活動(一)」活動,本年度主題為「邁向包容性發展:淨零永續x地方創生國際論壇」,以地方淨零永續及創生為主軸,邀請國內外專家講者,共同探討企業及農業如何共構淨零未來。
一場「右堆青年地方創生論壇」日前在高雄杉林天主教真福山社福文教中心舉行,超過200人參與,探討如何結合在地資源、呈現永續發展杉林與高雄東九區的地方創生。
桃園市復興區溪口台社區透過農村再生,展現深厚泰雅文化底蘊與多元產業成果,獲第3屆金牌農村銀牌獎肯定,吸引國際單位慕名來訪,日本山形縣飯豐町產業連攜調查團一行10多人23日前來觀摩交流,體驗泰雅族口簧琴演奏、古調吟唱、原民特色農作等文化;雙方同步簽署合作意向書,期盼攜手打造雙方農村及部落文化產業發展。
台中青年黃郁茹積極投入烏日地方農村再生與社區營造,創業透過食農教育和資源整合,連結農民與都市民眾並促進農村轉型,同時在地方打造多元據點,扶植青農發展,成為返鄉青農創新實踐典範,獲台中市農業局推薦參選農業部「農村領航獎」候選人。
傳統市場不再只是採買之地,更是地方經濟與文化記憶的命脈。雲林縣政府近期捷報連連,在經濟部114年度「傳統市集美學升級暨攤鋪優化輔導」與「傳統市集綠色低碳輔導」兩項計畫中,一舉爭取中央補助570萬元,助力三處市場展開革新工程,彰顯縣府以行動重塑庶民經濟場域的決心與魄力。
在當前重視美學與環保的趨勢下,臺南市政府積極推動傳統市集的形象提升與環境優化。臺南市四大市集,包括佳里中山市場、學甲市場、六甲市場及佳里傳統夜市,榮獲經濟部「傳統市集美學升級暨攤鋪優化輔導計畫」與「傳統市集綠色低碳輔導計畫」資格,成功爭取到總計550萬元的補助經費,將用於市場硬體設施改善、公共空間美化、增設環保設備以及重點攤鋪的優化升級,在推動市集現代化與綠色永續發展方面的成功往前邁出了成功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