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農業局今天舉辦永續農業研討會,日本岩手縣與台中在地農畜、食品等產業代表交流,促進台日農畜產業發展,會中也聚焦食安及永續低碳實踐。
臺灣休閒農業發展至今半世紀,最高一年吸引近3千萬人次遊客造訪,以農村魅力創造百億元消費產值。6年前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推出的「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去年底新增永續及食農的認證;「臺灣生態旅遊與地方創生聯盟」也在去年底宣布成立,臺灣農業旅遊發展不僅好玩,多元又繽紛。
苗栗縣卓蘭鎮甜馨農園農場負責人百大青農吳保諒,接手父親的果園後創新求變,向農業部農糧署爭取經費設置智慧溫網,種植藍莓及草莓,智慧溫室2月7日下午辦理落成剪綵,縣府農業處盼能藉由科技方法減少氣候變遷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並推動國產藍莓大聯盟,行銷本縣新農作。
台南農村成為青年築夢好地方,楊典澔在七股設置生態漁場,開發虱目魚養殖產業桌遊和食魚教育增加趣味性,葉人豪在該漁場經營海鮮輕食餐廳,推廣虱目魚的全魚利用,這兩位年輕人攜手合作,以友善環境方式養殖虱目魚,進而在餐桌上行銷,希望讓更多人認識虱目魚,進而愛上虱目魚的鮮甜好滋味。
國立中山大學USR「邁向永續轉型:城市共事館的全球在地實踐計畫」攜手國發會地方創生南區輔導中心,邀請日本地域振興指標人物木下齊和創生青年岡崎正信,於高雄大港倉庫群交流地方創生觀點,中山大學校友服務暨社會責任中心並與木下齊簽訂合作意向書,希冀促進臺日雙方分享成果和培力中山學子,雙方今年將展開更多元的交流與互訪。
沿著臺九線,穿越在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的縱谷平原,筆直而寬敞的大道橫越過綠油油的稻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人們在這裡度過晨昏四季,恬靜而美好的田園生活帶來的不僅是衣食無憂,更有著心靈上的富足。而來到這的人,隨著風吹樹動下的悠閒寧靜,廣袤無垠的視野,藍天綠地裡宛如歲月靜好的沈浸感受,亦是深深吸引著眾多奔赴的腳步。
「臺灣生態旅遊與地方創生聯盟」(Taiwan Ecotourism and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Alliance, TERRA)今 (12) 日宣布正式成立,串聯全臺65個在地社區部落(44個生態旅遊組織),以及10個專業培力輔導團隊,以聯盟作為整合平臺,推動生態旅遊永續發展。
CPC連續三年,於今年再次發布「CPC 2023年度永續報告書」,為盡對利害關係人之專業責任,創造永續專業價值,於今年持續參加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素有台灣永續界奧斯卡獎之稱極具公信力指標性之「2024第17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在眾多績優上市櫃公司及政府、政黨與NGO競爭下,CPC榮獲所屬政府、NGO類別之「永續報告-金級」殊榮,再次見證CPC所撰寫之永續報告書既符合國際準則,亦禁得起專業評審檢驗。
為呼應全球淨零碳排、AI算力等世界經濟熱門發展趨勢,本次論壇以「歡慶69、迎向70-GP DX&SM to ESG」為主軸,與企業攜手深入探討如何在民粹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以及極端氣候等高風險的經營環境下,以綠色生產力為碁石,將近年CPC所倡議之「數位轉型」與「智慧製造」作為生產提升之手段,期望帶領企業邁向符合ESG理念之共好、共榮經營態樣,續行永續經營之道。
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China Productivity Center, CPC)自甲子大慶過後,即將迎來10年新慶,於11月7日舉辦69周年感恩論壇。長年來,中心藉由知識分享形式回饋社會與企業夥伴,扮演產業價值轉型鏈推手不遺餘力,更秉持共創、共學、共好的服務精神,攜手企業持續精進管理與終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