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委員會在二月十七日由呂登元參事召集中央各部會(原民會、農業部、交通部、文化部)及花蓮縣政府(行研處、原民處、農業處)相關局處、地方創生東區輔導中心等針對豐濱鄉公所提出五項事業提案逐一審查,並提供具體對接部會與後續修改計畫內容建議,等相關提案建議修正完成,將繼續提報工作小組會議確認經費需求。這次是豐濱鄉公所為地方創生工作跨出的第一步,豐濱鄉親抱持高度期待,希望能具體獲取推展成效與支援經費。
為了讓消費者認識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的產品特色及精神,農糧署與農產品初級加工場合作,於113年2月3日至2月5日於希望廣場農民市集農產品初級加工專區G11攤位辦理「齊」樂「龍龍」體驗趣活動,吸引許多民眾前來參與,場面熱鬧非凡。
行政院會今(1)日通過國發會所提出的「打造永續共好地方創生計畫(2025-2028年)」,未來4年將投入新臺幣60億元,持續優化地方創生2.0推動機制,幫助各個優良的在地創生構想,都能得到政府資源的支持。
地方創生議題,深入大街小巷、深入每個社區,貼近你我,儼然已成為社會重要課題,信義房屋推動成立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就是希望結合產、官、學、研、社及新創資源,進行地方創生的人才培育、資源媒合等,再以民間聯盟的力量,與政府資源互補,達成促進城鄉及區域均衡發展的目標。如今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已經滿2歲,這回在生日派對上也首度公開「雲嘉南地區農村樣態與發展藍圖」調查報告。
宜蘭縣地景建設近年逐步轉型,從過去冬山河親水公園等大型工程,轉向與在地條件結合、重視環境與人文的「小而美」城鄉風貌建設,獲獎無數。縣府建設處指出,現在能吸引青年返鄉的更多是在地創生而非大型工程,縣府仍會大小並進,推動全面發展。
跨年之際,連續幾波冷氣團來襲,終於有了冬天的樣子。最受孩子們歡迎的草莓季正要開始,望著鮮豔欲滴的大顆草莓,腦海中忽然冒出個疑問:那些不夠漂亮的草莓都去哪了?
一個由青農創業的永續團隊-果嶼,專注關心台灣島上賣相不佳的次級品水果,希望可以物盡其用、創造「歪果」的第二春,「有些人的內在,跟其他人沒有不一樣」,這是果嶼團隊從小農身上學習到的深刻啟發,也期盼傳播給台灣島上的每一個人。
客家委員會為推廣客庄特色茶產業,以地區經濟及創生的精神,輔導客庄產業打造區域品牌,並與知名企業合作共同推廣。於上週五(12/29日)首度於圓山大飯店圓山總統行館辦理「客庄貓裏紅茶品茗饗宴」,接待過66為國家元首的行館頓時茶香四溢,知名飲食作家葉怡蘭、圓山大飯店林育生董事長、農業部茶改場邱垂豐副場長及現場貴賓品茗後,都表示溫潤香甘甜,是絕好的紅茶。
地方創生在台灣茁壯已5年,而背後重要支柱: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本週歡慶滿2週年,在「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的核心理念下,如何串接企業、地方與團隊仍是2024關鍵課題。
為迎接創意生活產業二十週年暨臺灣創意生活產業協會成立元年,中衛發展中心偕同協會舉辦「創意生活產業臺日論壇-產業見學之旅」,邀請日本講者參訪中臺灣多家創意生活產業,包括薰衣草森林、臺灣味噌釀造文化館、阿聰師芋頭文化館與卓也小屋度假園區等,感受以在地元素和文化為基礎,追求綠色環保和永續經營,提供遊客五感體驗和文化傳承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