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方創生] 柚米之鄉結合文創再蹦新滋味—冬山良食農創園區

冬山鄉位於水運、自行車、鐵路三運共構的交通要點,具有豐沛的運輸及農業資源。因處冬山河流域中游段,擁有廣闊的農業腹地,除東鄰接平原段外,西靠山麓地帶的丘陵地形,型塑了冬山鄉內多樣的產業型態。

傳統稻作於早期飽受河域水患及氣候影響產量,延伸出高經濟作物轉型,尤其鄉內丘陵區因地質貧瘠但充沛的雨量造就的終年濕潤的氣候,成為適宜種植茶葉、果樹(柚子)的生產區域,約70年代時產業轉型,並適逢休閒農業興起,中山一帶得以發展休閒農業、茶園與觀光果園等新型產業。

然而,因地方仍以地方加工及製造業為主要就業產業,間接影響農地違規佔用工廠比例高;及因少子化趨勢、在地人口結構老化、青壯年人口外移等問題,如何改善產業結構,透過綠色資源的進駐,打造綠色產業鏈,型塑更佳移居的住所和永續就業環境,將是冬山鄉亟欲發展的課題與契機。

目前冬山鄉內青農總數約50位,但由於農業環境流失、穩定常駐人口下跌、硬體設備不足、育成與輔導機制的缺乏等因素,使觀光資源無法對應現有商業活動,在地青農難以同時兼顧品牌及產品行銷,導致回鄉和在地深根發展之意願降低。基於此空間環境,如何結合在地農業特色,將農產與在地餐飲或觀光業結合,同時活化冬山鄉周邊相關公共設施及農會穀倉空間營運,配合在地青年與農業進行空間升級與發展永續的農業經濟,也成為推廣的重點所在。

[地方創生] 柚米之鄉結合文創再蹦新滋味—冬山良食農創園區-1

圖1、冬山良食農創園區。


冬山在地創生計畫 打造良食農創園區
冬山鄉農會以豐沛的運輸及農業資源為藍圖,導入地方創生,成立冬山鄉良食農創園區。活化閒置多年的農會舊倉庫,將園區打造成為全國第一個以農業為主軸的文創園區,涵蓋買Bar、吃Bar、學Bar、玩Bar、茶Bar、種Bar、聊Bar、農村廚房等多元主題,推出各項體驗活動、遊覽景點,園區導覽、伴手禮與農特產購買的服務,完整呈現六級農業的冬山鄉與冬山的美好。

冬山鄉良食農創園區的成立秉持「在地食/在地遊/在地學」三大核心策略,在都市疫情嚴峻的情況下,提供國內小團體或家庭式在地化的體驗,將農業引入生活。


建置農民在地直銷好幫手——冬山鄉良食農創園區買Bar

為解決在地農民的產銷困境和提升青農的經濟水準與就業意願,冬山鄉良食農創園區成立買Bar,作為農民直銷站,販售當地優質農特產品,如冬山良食米 (七葉蘭香米、珍珠米、嚴選米)、香魚、文旦柚、素馨紅茶、五行麵、有機菌菇類產品 (黑、白木耳飲品與木耳乾)等。
直銷站內的農特產皆由農民自訂價格、打印標籤和上架,品質新鮮安全且認證透明。透過園區的整體行銷和農業融合於生活的氛圍,消費者能直接透過農民直銷站認識和瞭解農民的耕作方式、品牌精神,進而建立對產品的信任與愛用程度,從而增進農民與其農產品牌的知名度,提升農民經濟水準之餘,更使消費者在透過購買和食用在地農產的同時,更加瞭解與認同地產地消和農業永續發展精神。

[地方創生] 柚米之鄉結合文創再蹦新滋味—冬山良食農創園區-2

圖2、直銷站裝潢融入冬山四季農遊風情設計,串聯在地特色。

[地方創生] 柚米之鄉結合文創再蹦新滋味—冬山良食農創園區-3

圖3、直銷站新增設農特產品展示架位,活化產品陳列模式。

直銷站升級 再創農特產品銷售新風貌
良食農創園區農民直銷站運用地方創生DNA,結合「在地食/在地遊」的發展主軸,成功吸引國內觀光旅遊人潮,帶動地方消費力並提升農民收益。此成果進一步促使冬山鄉農會擴充與改造農民直銷站展售空間,透過專業設計師增設農特產品展示架位、櫃位和電子看板數量,並調整空間燈光設置,滿足農民多元產品的銷售需求,活化產品陳列動線使消費者更加一目瞭然,提高消費舒適度。

除了商品展示場域的翻新修整,亦輔導農民產銷作業升級,於直銷站內購置電腦機組提升農民自主列印標籤與上架能力,強化農民自主運用機組作業能力,達到增進銷售收入之效益。於111年度期間成功輔導41位農民自主上架和銷售商品,達到2萬人的來客數,和創造54萬元的營業額。
冬山鄉以特色農產業、地方創生和永續經營為核心,打造兼具觀光、休閒、和教育性質並具的農創園區,透過園區農民直銷站的建設,積極推動地產地消和持續升級產銷模式,來促進青年新農回流,傳承地方產業文化,發展新型態創生企業。

 

〔地方創生小檔案〕

冬山鄉擁有源頭純淨的水源與良田,以孕育眾多優質農產特品聞名。結合冬山鄉在地特色農產,設立冬山良食農創園區農民直銷站,販售在地特色糧食和高經濟價值作物,藉由冬山農民自行訂定農產價格和上架自家生產農產品,使消費者能直接接觸農業生產端、更加了解農民與其產銷的農產品,增進農民的知名度與經濟收益。透過發展在地特色和創新展售服務體驗,積極推動觀光休閒農業和共享空間之地方創生,創造嶄新價值。

  • 在地挑戰

宜蘭縣冬山鄉雖農業腹地廣闊,但由於產業以製造業為主、農業環境流失與缺乏穩定的常駐人口,青農返鄉深根發展意願低。

  • 創生DNA

冬山鄉位於溪南綠色轉運交通要點,並以茶葉、稻米、柚子為三大特色作物,近年由冬山鄉農會成立良食農創園區農民直銷站,推廣在地生產的優良農作物,發展地方特色品牌。

  • 關鍵作法

1.推動地方創生場域:冬山鄉農會結合在地特色農產和優質風土環境,建立良食農創園區,活化農會舊穀倉空間,打造「在地食/在地遊/在地學」之冬山生活體驗,作為地方創生DNA,帶動地方經濟與觀光效益。

2.鍵結農民與消費端:透過於冬山良食農創園區建立農民直銷站,由農民自訂農產品價格、打印標籤和上架,增進農民自主性之餘,也使消費者能更直接面對一級生產者,瞭解小農品牌故事、增進產銷履歷的認知,建立對農產品的安心和信任感。

3.食農教育和永續經營:冬山良食農創園區設立了多元主題的場館,除了買Bar農民直銷站,更融入多元體驗活動,增進消費者與一般大眾對地產地消與環境永續的認知,達到生態、社會和經濟共好共榮的目的。

  • 關鍵推手

農業部農糧署

宜蘭縣政府

宜蘭縣冬山鄉農會

冬山良食農創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