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淺談食農教育議題

壹、緣起 

  《漢書.卷四三.酈食其傳》:「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現代人工作由於工作忙碌,往往容易忽略日常飲食,臺灣社會自古以農立國,農村社會時代最常見的問候語就是「吃飽了嗎?」顯示飲食生活對於人類社會之重要性。

  請試想當看見「料理」一詞,在您的腦海中第一個會浮現的是甚麼?為甚麼?飲食更是與我們的人生密不可分,日常飲食的選擇往往會受到我們過去的成長背景、文化習俗、營養知識、新聞媒體廣宣…等等諸多原因影響。

  以自身為例,蛤蜊香菇雞湯就是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道料理,自打兒時有記憶起,每當颳風下雨天氣驟變或是身體有微恙時,家母總是用這一盅溫暖的湯品滋補我的身心,至今當我一人獨自在外闖蕩時,只要喝到這盅雞湯就能讓我重新充滿力量繼續努力奮鬥,這道湯品本身製作簡易、味道鮮美也令人印象深刻,若是問我最推薦的料理當屬這道蛤蜊香菇雞湯莫屬。

淺談食農教育議題-1

  隨著網路時代的發展,各類科技在無形之中以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就連日常飲食的來源也面臨根本性的變革,傳統家庭中由母親掌杓於廚房忙碌,料理一家老小三餐,一家人共同用餐的場景現已不多見;更多的是因為忙碌的生活、隻身一人於便利商店、超商選購各式即食料理、手機點選外送平台送餐,堪堪充飢之後又投身於繁忙工作的身影。

  社會、家庭結構改變,傳統農業大家庭在現今社會少之又少,網際網路及智慧科技看似讓日常獲取食物的管道變多了,但飲食背後的食材來源究竟源自何方?多數時候我們不得而知,人與土地與食物來源的鏈結已逐漸淹沒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之中。

貳、食農教育緣起及發展脈絡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臺灣食農教育發展,受到鄰國日本的影響相當深遠,相較於臺灣慣用的食農教育一詞,比鄰而居的日本則是以「食育」為名,日本過去也為了解決國民營養偏差、肥胖增加、文明病、過度瘦身,以及地方豐富飲食文化慢慢消失等問題,於2005年即訂定「食育基本法」。

  起始由日本內閣府主責訂定每五年為一期的「食育推進基本計畫」,截至本文完成之2023年,日本食育推進計畫已邁入第四期(2021-2025),內容除持續推動食育相關內容外,更是納入因疫情導致社會情況變化,3C數位科技帶來生活革新改變等等相關推動議題。

  臺灣社會隨著科技的進展,提供社會大眾許多飲食上的選擇,但是臺灣的飲食長期以來卻飽受一道陰影籠罩,「食品安全事件」。臺灣食品安全事件最早可追溯自1979年的米糠油多氯聯苯中毒事件,多年來若舉其瑩瑩大者,2005年鎘米孔雀石綠石斑魚事件、2011年塑化劑事件、2013年毒澱粉事件、2017年雞蛋普芬妮事件。

  食品安全之毒害至今仍未斷絕,1979年至今長達44年時間足以讓一名初生嬰兒成長為社會中堅主力,對此各界有心志士大聲疾呼,對臺灣社會長期對於飲食的憂心以及為給予孩童健康成長之環境,逐漸促使臺灣食農教育發展。

  雖比起日本起步晚了近20年時間,臺灣在各界人士歷經多年的呼籲、會議及努力之下,終於在2022年4月19日立法院三讀通過食農教育法,該法案之立法目的及對於食農教育之定義相當明確,開宗明義第一條即表明立法目的是「為推動全民食農教育,強化飲食、環境與農業之連結,以增進國民健康,傳承與發揚飲食及農業文化,促進農漁村、農業及環境之永續發展,健全國家食農教育體系及人才培育,特制定本法。」

  食農教育的官方定義也有了清楚的記載「指運用教育方法,培育國民瞭解國民基本農業生產、農產加工、友善環境、友善生產育養及畜牧、動物福利、食物選擇、餐飲製備知能及實踐、剩食處理,增進飲食、環境與農業連結,促使國民重視自身健康與農漁村、農業及環境之永續發展,並採取行動之教育過程。」食農教育的內涵可說是相當廣泛,舉凡與日常飲食、農業環境、傳統文化,實踐學習相關聯的內容都能涵蓋在食農教育內。

  得益於這項法案,臺灣食農教育相關的各項課程、體驗活動、產地見學觀摩、工作坊、研討會等等都得到堅實的法源依據及基礎,農業部多年來也為了推動食農教育發展,辦理過相當多的活動、工作坊課程、教案計畫甄選、公開表揚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等等,小自個人、大至整個國家群體,《食農教育法》使得農業部能夠以中央的層級整合各界資源推動,臺灣食農教育發展未來相當可期。

參、從教育者角度談食農教育

     美國知名教育心理學大師同時也被視為現代教育學的創始人杜威曾說過「教育即生活」,主張教育內容不應與生活中的大小事脫節,學校所學應直接地體現即應用在生活之中。

  美國學者Marc Prensky(2001)曾提及一個全新的理念Digital Native(數位原生代、數位原住民),學者認為現代社會的孩童使用3C網路、數位產品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透過網路與3C數位產品學習、滿足生活所需的能力更是如同呼吸般的本能,渾然天成不需任何指導教學,因此過去講述式的教學已無法滿足現代社會所需,現代社會的學童需要具備認知問題、解決問題的素養及能力。

     無獨有偶,主管臺灣教育政策的中央主管機關教育部在《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中亦曾提及「全球化與國際化所帶來的轉變,使得學校教育面臨諸多挑戰,必須因應社會需求與時代潮流而與時俱進」、「實踐素養導向之課程與教學,以期落實適性揚才之教育,培養具有終身學習力、社會關懷心及國際視野的現代優質國民。」等內容。

  筆者認為食農教育恰好契合杜威的教育哲學與教育部的課程綱要理念,食農教育強調透過教育方法連結食物、產地、生活、文化等等,生活中的經驗會直接化為每個學童成長的養分,值得一提的是,臺灣食農教育又以國小階段最為蓬勃發展,結合十二年國教課綱的食農教育能夠為學童在校時期建立起良好的飲食觀念及食物選擇能力。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知識、透過體驗、了解生活進而培育優秀、健全的人性與心靈。

肆、結語

     臺灣社會自古以農業立國,隨著時間變化、科技進步、新冠疫情影響,家庭結構也跟著發生改變,個體化、小型化的家庭結構成為社會主流。傳統種植、收穫的農業生活已不多見,現代社會人們獲取食物的管道相較過去多元,但每年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都代表著受害的善良臺灣人民,這也顯示人們對於食物的理解與連結在時代快速變遷中逐漸脫鉤、消逝,不知所食為何?著實令人膽顫心驚,這也是食農教育議題之所以興起的背景因素之一。

  教育為國之根本,而「食農教育」的重要性與獨特性在於「找回人與食物與土地的鏈結」,因此本文從教育的角度來探討食農教育議題,尤其針對「數位原住民世代」有著與過往全然不同的學習方式,透過全新的教育方法培養新世代的學生,有能力選擇飲食,具有食農素養。

  雖食農教育涵蓋的領域廣泛,但筆者認為食農教育並非新興學門或領域,而是「讓教育回歸生活」,「敬天地、法自然」,從每個人自身做起,學習知識、採取行動,進而影響到身邊的每一位我們在乎的人、事、物。

  誠然相較於鄰近諸國(日本、韓國),臺灣在這塊領域的發展目前仍在起步階段,還有相當多的挑戰和問題待解決,但筆者相信,在經過立法、推動計畫實施,結合中央、地方政府、學校、組織、民間團體及有志之士的通力合作之下,許多問題將會迎刃而解,臺灣食農教育的發展未來相當值得期待。

 

【參考資料】

(依年代順序排列)

一、中文資料

  • 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 (1979),〈七十九年度訴更(五)字第二十七號民事判決〉[A_0004_0001_0001_004],收錄於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法律文件資料庫。
  • BBC中文網(2005) ,台灣合格石斑魚被查出含孔雀石綠。
  • 施靜茹、何𣗏榮、修瑞瑩(2011),雞婆技正+市場仔檢察官 追出塑化劑毒案,聯合報。
  • 聯合新聞網(2013),全台大稽查:毒澱粉滾雪球 僅少數業者沒淪陷。
  •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
  • 蘋果新聞(2017) 雞蛋芬普尼超標 每天吃1.6顆就過量。
  • 農業部(2022),食農教育法。

二、外文資料

  • Dewey, John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Y: Collier Books.
  • Prensky, Marc (2001), 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 On the Horizon MCB University Press, Vol. 9, 5, 2001.
  • 日本 (2005),食育基本法。
  • 農林水産省(2021),第四次食育推進基本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