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善用政府資源,化疫情為轉機,休閒農業成國旅新選擇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使得出門旅遊變成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但疫情也創造了特殊情境,台灣因政府各種完善的防護機制,使得大家能正常的生活,間接使得國內旅遊成為國人注目的焦點,而國旅當中發展至今20年的休閒農業,也在各種報章媒體、網路社群Facebook或Instagram的曝光下,將如絨毯般綿密且廣闊的新社花海、宜蘭三星拔蔥、苗栗大湖採草莓等意象深植國人心中,使得放假時到休閒農場或是休閒農業區逛逛已然成為消費者經常選擇的國內旅遊選項之一。

場域升級 創造服務感動點

雖說國人已習慣到休閒農場或觀光果園等場域體驗在地農業特色,但國內休閒農業仍然有許多需要面對的挑戰。農委會曾委託台灣農業經營管理學會調查旅客從事農業旅遊的滿意度,發現滿意度較低的幾個項目多與硬體設施有關,像是盥洗設備的清潔與便利性、停車場設施的便捷性、指示與解說牌設置不清楚等。因此針對此類硬體設施的改善,農委會也透過場域輔導改善計畫,協助休閒農場或相關業者趁著遊客減少的時間,進行體驗場域空間的優化,並更新解說道具、指示牌、裝飾等設備,藉以營造更具特色與完善的服務場域,來提高服務品質,幫助農場與休閒農業區能在疫情後,提供較過往更優質的服務環境來留住消費者。

內容創新求變 遊客百玩不膩

任何產業想要永續經營,創新求變永遠都是最佳的方式之一。以休閒農業來說,需要不斷創新的項目莫過於場域內的體驗與伴手禮,讓遊客在不同季節來到農場,除了能欣賞不同的農村風光外,也能玩到完全不同的體驗,並帶走最原汁原味的伴手禮,增進遊客對各休閒農場的情感昇華,增加其再次回來體驗農業旅遊的可能性。而為了幫助休閒農業的經營者能趁著疫情期間創新開發,農委會也推出農業體驗活動與伴手開發輔導獎勵計畫,藉由工作坊課程與陪伴輔導,鼓勵業者找出專屬於自己的產業、農村景觀、文化等元素,開發創新農業體驗行程及優質農遊伴手禮,提升休閒農業的附加價值與商機。以此完成創新的「農業體驗」與「農遊伴手禮」。

休閒農業相關經營者(休閒農場、田媽媽與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場家)於工作坊階段,聚焦於「資源盤點」、「競爭市場分析」、「確定目標市場與消費者」、「商品設計」、「行銷與定價策略」等主題,並藉由專業講師案例分享及表單演練的方式,梳理業者各自資源現況,再從中引導業者建立品牌概念、找出市場定位、商品開發方法與合適定價等,以突顯自身農遊體驗商品及伴手特色,創造差異性。同時,也依據業者於開發創新農業體驗與創新農遊伴手禮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及需求,媒合專業的陪伴輔導師提供專業執行意見,並透過實地訪視,協助業者解決體驗與伴手禮創新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困難,完成休閒產品的開發。

其中,位於屏東的柚園生態休閒農場便透過計畫資源盤點資源,並確立未來農場明確的發展目標就是以森林為中心而生的園藝療育。後續與專業顧問合作,以「用心照顧植物,也讓植物照顧你」的主題,設計一系列環境探索、植物採集、微觀栽植等獨特的體驗活動,藉以讓遊客親近自然,與園區豐富的植栽互動,達到深入的療癒舒壓效果。體驗過程中,遊客更能親手種下濃縮了農場精華的伴手盆景「微棲所」,把療癒植物帶回家中,持續陪伴,並連結與柚園的感情念想,讓消費者想念柚園並主動回到農場參加不同的體驗活動。

善用政府資源,化疫情為轉機,休閒農業成國旅新選擇-1

心態調整到位 前進動力大提升

在台灣發展20年的休閒農業,過往許多農場有著相似的體驗行程或伴手禮,因此同質性相當高。不過,許多農場藉由今年的機會檢視過往不足之處,重新盤點資源、在地特色,並與不同領域的輔導顧問合作,創造場域內獨有的體驗行程與伴手禮。展望未來,有了創新的能量,休閒農業的經營者除了時時接受外部新刺激,不斷調整外,也應將體驗型的商品設計成標準化的「劇本」,把體驗活動轉化為一連串標準的服務組合,提高農場的服務品質與增加遊客的記憶點。更重要的是,業者需把自身定位為旅遊服務的提供者,而不再是農產品的生產者,將心態調整到位,更會有足夠的動力持續前進。希望透過分享,幫助休閒產業的相關經營者了解政府提供的資源並有效運用,強化經營能量並永續發展,持續向民眾傳遞台灣農村多元且深度價值的內涵!

參考資料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農業旅遊:後疫情時代的旅遊新方向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永續農遊 探索宜蘭友善土地的故事

myMKC知識管理中心:創造休閒農場永續價值-頭城休閒農場案例分享

天下雜誌:新冠肺炎疫情過後 休閒農業旅遊創下二十年來網路聲量新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