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情調查效率提升及資料應用
- 發佈日期:
一、前言
農情調查於民國36年起開始實施,包含主要作物面積及產量調查及特定作物面積調查,隨著科技發展及農業環境改變,推動至今,現行的農情調查包含每年三次作物面積調查(全年作、一期作、二期作、裡作)、農作物產量調查及重要農產品生產預測(敏感性作物調查或易發生產銷失衡之作物)。而農情調查資料蒐集主要採田間實地調查,由各鄉(鎮、市、區)公所遴選之田間調查員,應用地籍圖、耕地圖或行動載具等方式,於規定期間內(每年三次,分別在裡作、一期作及二期作時作業)至田間進行實地調查,記錄各種農作物種植面積,配合台灣農業生產環境,田間調查員約每300公頃配置1位,耕地稀少而未設置田間調查員者,則由農情報告員負責實地調查。
而農作物面積調查可能因調查人員目視誤差或主觀判斷等因素,導致農情調查資料與農作物實際種植面積落差,故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已運用資通訊技術建立以地籍為調查基礎,藉由行動載具即可依地籍逐筆調查農作物相關資訊,包含作物別、面積比例、生長階段及拍照等。然而,依地籍逐筆實地調查所需人力較高、時間也較長,田間調查員人力無法負荷,故需其他專責調查人員或藉由廣納在地農民、農業產銷班、青農團體及當地具農業知識對農情調查有意願之在地民眾,始能有效的進行逐筆完整調查。因此,若無運用適當管理機制或有效之工具輔助調查,易造成人力管理成本、調查資料品質及調查效率難以管控,致使調查資料無法有效應用,而管理成本、資料品質及調查效率三者息息相關,本文將針對提升調查效率方案及調查資料應用歸納說明。
二、農情調查效率提升
農情調查效率關鍵在於人才培育及調查工具強化,人才培育包含有培訓課程(調查工具使用、調查內容認知、作物辨識能力)、實地操作教學、調查SOP的建立、調查Q&A題庫及調查員人員資料庫及學習履歷建立等,透過系統化培育及經驗傳授來提升調查人員品質,建立優秀調查人員(未來可發展為專責調查人力),進而提升調查資料品質;而調查工具強化可分為操作介面優化及運用科技輔助,分述如下:
1.調查APP操作介面優化
調查工具簡易性將直接影響調查效率,如何使第一次使用者也能輕鬆上手快速學習是關鍵,如介面圖像化建立,由於農作物調查種類繁多,若非專業栽種人員,於生長特徵相似(如柑橘類、豆科類或十字花科類作物)、尚未成熟之蔬菜幼苗或未長出果實之果樹等,在作物辨識上無法快速又準確輸入,即使本身為農民,菜農於果樹的辨識上亦可能有錯誤,果農對於蔬菜可能也不易辨識,故建立作物圖像化即可提供辨識輔助,當辨識上有疑慮時,可快速掌握辨識重點,提升調查速率及正確性。此外,防呆機制的導入亦相當重要,如作物面積比例自動檢核(與土地面積之合理性)、資料制式化帶入(特定代號或格式)及關鍵字搜尋功能(地號或作物)等,皆能降低現地調查時出錯機率,亦讓調查人員停留現場時間能夠縮短,提升現地調查效率。
2.運用科技輔助調查
現今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技術已廣泛應用,可藉調查APP存取調查員定位資料、所選取之調查坵塊(地號)、拍攝角度及方向(俯角、方位角)等,即時顯示與選取坵塊之距離及相對位置,輔助調查人員拍攝正確之坵塊,若有拍攝距離過遠之情形,即自動鎖定拍攝模式,需藉由解鎖說明才能進行拍照,可能為地形險惡、有惡犬或GPS定位不準確之情形,亦可避免調查人員未於正確位置拍照,提升調查效率及準確率。此外,透過搭配資料管理平台,調查資料能即時連動,並傳送資料狀態於調查APP,透過資料即時更新,調查人員能即時掌握進度,提升調查速率,對於資料管理者而言,亦能即時檢核調查資料,提醒調查人員改善方向,於調查過程中,滾動式修改調查錯誤,進而提升整體調查品質。
除人才培育及調查工具強化外,仍需搭配適當管理機制,定期追蹤調查人員調查進度與任務派工規劃管理,並適時進行資料抽樣檢核,對於提升調查效率更有雙重加成效果。
三、農情調查資料應用
農情調查藉由行動載具依地籍逐筆調查,可大幅提升資料可應用性及準確度,資料管理者可立即確認各筆土地位置、掌握土地面積、地籍資料及土地利用情形等,透過地理資訊系統(GIS)結合空間資訊,可套疊分析快速計算調查結果,確切掌握作物區位及面積,或應用於有位置確認需求之業務(如天然災害救助現地勘查),亦可輔助遙測影像判釋等,以下歸納幾類說明。
1.掌握作物種植現況及產量預測
透過農作物面積調查工作,農政單位可全面了解全年土地利用情形及農作物栽種品項,以及各種作物分布情形或主要種植產區,而藉由資料的累積及調查的即時性,亦可針對敏感性作物或容易發生產銷失衡之作物進行預測及監控,亦或結合氣象資訊與作物生長階段,進行作物防災預警,提供農民防範建議。此外,隨著政府資料開放政策,農情調查結果皆有公開資訊可供一般民眾查詢(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資料開放平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農情報告資源網),農企業或農民亦可透過查詢作物種植面積與分布,評估是否進行栽種或投入相關產品開發,作為農業經營或行銷之參考。
2.農業相關調查需求應用
因調查結果已結合地理空間,故可應用於有土地確認需求之相關調查作業,如天然災害現地勘查、轉作休耕勘查、農地盤點或敏感性作物追蹤等,即可建立相關調查地圖,供相關調查作業定位及確認使用,如甘藍種植分布位置可滾動式追蹤種植面積,作為產量預警,如天然災害造成水稻田倒伏之情形,可透過水稻分布位置圖進行盤點及勘查,除可減少申報不實,亦可提升便利性及準確性。
3.遙測影像判釋輔助
現今遙測影像資訊已被廣泛應用於各領域中,亦可透過衛星遙測影像判釋,進行農作物生產面積調查,遙測影像具有大面積調查且快速之優勢,惟臺灣農作物栽培結構複雜,農田坵塊破碎且面積小,及因農民栽種習慣致同期作物種類繁多,雖遙測影像判釋有一定之辨識精準度(如水稻田倒伏面積判釋率可達9成以上),但目前衛星或航照影像尚無法辨識所有需調查作物,或種植作物不單一之情況(如不易辨識檳榔樹下種植其他作物之面積)。故可依據依地籍調查之現地資料,透過地理資訊系統(GIS)與影像判釋結果進行空間套疊,輔助判釋並校正兩者調查資料提升資料準確度,而現地調查人員與衛星遙測影像之差異,易因許多因素而有所影響,如拍攝及調查時間點不同及氣候因素影響等,故建立協作機制亦可使雙方資料應用更有意義。
四、結語
農情調查可有效掌握農作物種植面積及產量資訊,透過依地籍逐筆實地調查結合資通訊科技行動載具的應用,以更具效率之調查方式,回饋地真資料正確性,充實農作物空間資料庫,提升農情調查資料的正確性,以利產銷預警及調節之參考,亦為政府調整農產品供需的參考依據。
參考資料: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2020)。「109年現地作物調查輔助遙測技術估測作物栽培面積計畫」。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2018)。107年度「開發以遙測及現地調查技術估測作物栽培面積」計畫。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資料開放平台。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農情報告資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