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進鄉遊學團】「日本漁夫」如何把漁業變成又帥又賺錢又創新的產業?

【台日進鄉遊學團】「日本漁夫」如何把漁業變成又帥又賺錢又創新的產業?
Photo Credit: YOSOMON!網站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因為漁業資源枯竭和市場縮小,日本的漁業逐漸成為骯髒、危險、辛苦的代名詞,「日本漁夫」組織的中心人物、當時25歲的海帶芽漁師阿部勝太便興起了改革漁業的決心,動機很單純——就是希望能照顧自己生長的地方。

台日進鄉活動,由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日本島島價值創造事務所,以及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共同舉辦,規劃「地方教育」、「地方產業」以及「地方街區營造」三場主題交流活動。

第三場活動邀請了日本漁夫的土合和樹海外事業部長,分享「Fisherman Japan(フィッシャーマン・ジャパン)」炒熱日本漁業的經驗。「日本漁夫」在2011年311大地震後成立,組織的成員有生產者漁夫、漁業販販售員,也有跟漁業沒有關係跨領域的人,這十年間非常感謝台灣持續協助。


土合和樹是於2008年畢業於宮城大學事業構想學部,在求學過程中對於所學並沒有有太多想法,但在後來的人生階段回想起大學當時所學的確是在學習所謂的「地方創生」。

在畢業後,土合到豐田通商從事商業工作,也被派駐到非洲、印度等地,累積國際貿易的經驗後,便在2016年成立了漁夫行銷公司,並在2017年擴大成立「東北食文化出口推動合作社(東北食文化輸出推進事業協同組合)」、2020年擔任宮城縣食品出口促進協會、以及石卷食品出口振興連成事務局、2021則是成立東北絆圓桌(東北絆テーブル)協會。

a
Photo Credit: フィッシャーマン・ジャパン官網
日本漁夫形象照

成立「日本漁夫」,是因為感觸到水文化的重要性而回東北創業

2005年土合首次次出國去了澳洲,什麼都覺得很漂亮。但也意識到澳洲陸地其實很大一部分是沙漠,還面臨火災的問題,因此水資源格外珍貴。而2009年時到埃及工作時,也更加體認到人類文明是在河川尼羅河、在水域裡誕生的文化。從地圖上可以看到有綠色、有水、有海等豐富的自然環境,他深深體會到有水才能讓農產、漁業豐饒。一路下來當回頭看到無論是台灣或是日本東北,其實都擁有非常豐沛的自然資源。

綜合土合的這些海外經驗,再加上東日本大地震的關係,讓他重新反思看到東北其實是個非常棒的地方,不僅有豐富的水資源、森林資源,還有日本第一的米和酒、世界三大漁場(三陸沖),且與日本平均的糧食自給率相比更高,同時也有豐富的七夕祭、溫泉和雪等觀光資源,便決定以返鄉(U-Turn)的形式回家發揚東北。

土合觀察到,現在大眾很關心地方創生,在投入相關的業務像是:挖掘魅力和解決在地課題之外,他認為大家若有機會能多出國體驗,還能用第三者的角度重新看自己的家鄉,擴充狹窄的思維,想想家鄉到底需要什麼東西。換言之,地方創生很容易讓地人過於侷限在某個領域和地區,所以若有機會的話,不妨抽離一下自己的區域,與其他新的想法碰撞看看,他就是如此才跳入東北最重要的水產業。

家鄉需要開拓新的漁產業環境,翻轉骯髒、危險、辛苦的想像

日本漁夫在2014年以社團法人名義成立,後來也成立漁業市場行銷公司公司,團隊想要把日本的漁業從舊的3K「骯髒/汚い、危險/危険、辛苦きつい」,轉型成帥氣(カッコイイ)、能賺錢(稼ぐ)又創新(革新)的的新三K漁業,希望為產業找新的人才和事業,而土合個人在分工面上負責海外事業,包括協助業者出口產品以及漁業產品品牌化的工作。2017年則是擴大成立新單位東北Japan希望將區域品牌化推廣出去。

漁夫日本現在有兩個團體,一個是日本漁夫社團法人,負責培養人才以及推廣媒合漁業副業,並且行銷漁業產業。而日本漁夫行銷株式會社,則是負責包括行銷販售水產品、經營餐廳、海外出口事業,以及漁業顧問調查。

面對漁業,第一個要問大家的問題是大家喜歡魚嗎?

若從海內外喜歡的日本食物排行來看,日本人喜歡的前五名是「壽司、燒肉、拉麵、天婦羅、生魚片」,而外國人的排名是「壽司、生魚片、拉麵、味增湯和烤魚」,換言之大家在日本都喜歡吃魚,這樣想必漁業應該是有蓬勃發展的樣貌。然而,從相關水產廳的數據資料中來看,會發現日本漁業的生產量其實不斷減少,且吃魚的消費者比起吃肉的人也越來越少。

圖片2
Photo Credit: 土合老師簡報
本水產和肉類的消費量變化
圖片3
Photo Credit: 土合老師簡報
世界和日本的漁業生產量變化

不只消費量減少,從日本的漁業生產量和世界發展相比來看,日本漁業也在衰退。日本漁業從業人口也從2003年到2017年從23.8萬人減少近15.1萬人左右,且年輕從業者比例並不高。

圖片4
Photo Credit: 土合老師簡報
日本漁業從業人數變化

日本的漁業其實在地震前就面對不少課題,包括上述提到的漁業資源枯竭、市場縮小(吃肉的比魚多)、且漁業的後進接班人才越來越少、人與人的關係較為封閉,因此也給外界3K的印象。而在311地震後,三陸漁場更是受到毀滅性的破壞,這對東北來說漁業可能真的面臨凋零與消失的危機。

希望各種產業的人都可以加入漁業生態系,成為新漁夫

這時,「日本漁夫」組織的中心人物、當時25歲的海帶芽漁師阿部勝太便興起了改革漁業的決心,動機很單純——就是希望能照顧自己生長的地方。而在災後一無所有甚至是完全被破壞的歸零狀況下,他們退到起點之前開始企劃,期許能建構出日本新的水產業,且這個團隊能跨越地區、跨越不同的領域,吸引一群不一樣的人來共創新漁業。

圖片5
Photo Credit: 土合老師簡報
創辦日本漁夫組織的核心人物阿部勝太

最一開始協會組織成員是由八位漁夫、三間魚舖、以及來自日本雅虎、ETIC非漁夫的十三人成立,2016年正式另外成立行銷事業公司。

日本漁夫的行動理念就是「從三陸地區出發讓日本的漁業成為新的3K產業」,希望未來能讓孩子覺得從事漁業是很帥氣的,而在願景面上希望到2024年,能為三陸地區創造出1000位「Fisherman(フィッシャーマン)」進入新的漁業創新生態系,一起推廣新的想法,希望各種產業的人都可以加入,成為新漁夫。

「日本漁夫」做的內容非常多樣,從海到海外,從生產到加工、再來到集貨,賣到餐廳的B2B、以及賣到超市的B2C全部都有涉略。社團法人負責「育成與推廣」,包括傳播資訊給對水產業可能會有興趣的潛力者,不只提供訊息,同時也藉由專案提供,希望找到幫忙開發產品的人,此外也推動培養漁夫進到生產現場的計畫,或者是媒合斜槓參與者、大學實習學生到加工的現場協助相關工作。

公司則是負責「行銷」,包括直營和推廣合作,像是找供貨的餐廳、超市等,甚是是到海外的超市、漁夫學校、高中生和國小的戶外教學或是營業水產資訊的交流中心等,只要與漁業碰得上邊都可以提出客製有趣的合作案。

傳達漁業的魅力、培養未來漁夫的「育成部門」

土合首先介紹的是漁業人才育成計畫,第一個部分是人才事業部「Triton」育成品牌計畫,這個單字是源自於希臘神話中海洋信使的意思,計畫包括

  1. 石卷公所產業部水產課合作的諮詢與宣傳窗口「水産業担い手育成事業」(Triton Center)
  2. 營運日本唯一的漁業人力銀行網站(Triton Job)
  3. 提供分享住宿設施(Triton House)
  4. 觀光行體驗活動(Triton Camp)
  5. 兩天一夜的漁師學校(Triton School)、進階的SeaEO漁業經理人課程
  6. 在地的學校戶外教學的漁業體驗活動(Triton Education)
  7. 成立了一個所有人都能去,以漁業為主題的交流中心(Triton Base)
圖片6
Photo Credit: Triton Job網站
漁業人力銀行

第二部分是「副業、兼職」的計畫「GYO-SOMAN」,希望用斜槓、媒合副業的方式,降低大家覺得漁業太遙遠的想像,輕鬆接觸水產業,並用漁產取代津貼作為兼職的報酬,計畫上線以來有超過300人登錄,這樣的副業專案計畫讓參與者感受到日本以往沒有出現的服務。

圖片7
Photo Credit: YOSOMON!網站
日本漁夫與YOSOMON!兼職副業平台合作的漁師計畫

第三部分是實習事業,「日本漁夫」與中央政府復興廳合作,招募關東地區的大學生來東北實習。實習對日本的大學生來說是求職時必備的環節,因為在日本如果要求職時,企業都會看這位求職者看有沒有實習經驗。而這樣的實習計畫與一般求職目的的實習有點不同,日本漁夫是提供春假暑假的機會,讓大家參與一級產業的服務,與日本其他區域一級產業實習的計畫相比,日本漁夫的實習計畫每年都吸引非常多學生參加。

而在行銷活動中有幾個值得分享的案例是「漁夫morning call」,因為漁夫的生活模式就是要很早起床,因此製作了漁夫們說早安的內容。另外也有與URBAN RESEARCH的地域活性化商品設計計畫(JAPAN MADE PROJECT TOHOKU)中合作開發漁夫外套、吊帶褲、傳統紡織上衣等聯名衣物(#FISHERMAN JAPAN)。

為了改變日本漁業,組織認為一定要擴大異業合作,包括服飾品牌、募資繪本出版等,也就是要極盡所能用各種方式藉由與不同產業的人合作,來擴大對日本漁業的新印象。

漁業的整合行銷:以生產者為主體、開店、和漁業永續認證

接著是公司負責的「銷售部門」,首先是協助漁夫、魚販品牌化,讓魚貨市場不只是超市的擺設而已,而是重視貨品是誰生產?怎麼生產?用什麼功夫照顧漁獲,換言之品牌化的過程,就是把漁業生產者的故事傳達給消費者,讓消費者產生購買意願,扮演連結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角色。

再來是這幾年由於疫情的緣故,日本漁夫也有自己的電商,而除了以往用新聞、影片、電商平台的宣傳販售方式之外,公司也開始提供消費者用視訊的方式教大家如何切魚,料理魚,在2020年5月日本政府宣佈緊急事態宣言後,一個月內便賣出2000盒附有魚教室線上教學影片的鮮魚箱。

圖片8
截圖自網頁
日本漁夫電商網站

除了線上賣魚、供貨給海鮮餐廳之外,日本漁夫更想嘗試直接跟消費者互動,因此就企劃開了兩家餐廳,一家在仙台機場內販售海鮮丼飯,另一家在東京車站中販售海鮮三明治,而且標榜著所有食材都是符合永續養殖認證MSC以及國際永續漁場認證的ASC產品,這是日本漁夫自家開設餐廳的特色。

圖片9
Photo Credit: 仙台機場
位在仙台機場的餐廳(牡蠣と海鮮丼ふぃっしゃーまん亭
圖片10
截圖自Instagram
位在東京車站的海鮮三明治店フィッシャーマン・サンドイッチ

從海到海外,從日本漁夫聯盟到東北食文化出口

最後是東北食文化出口推動事業協同組合,在2017年成立,會員有水產、畜產、農產、加工食品和飲料及觀光公司,事務局由仙台機場與日本漁夫共同營運。

營運的概念,就像是台灣各地有很多中小型企業,且地方有好的食材,但是他們如果要把產品賣到海外的話,很難單打獨鬥,因此就成立了合作社整合大家的力量,合而為區域型的地方商社,一起推廣東北的產品可以到海外。成果都受到日本的農林水產省矚目與協助。在合作社成立前,多數大企業、顧客會認為一對一去和單一農家談很麻煩,成立合作社的方法可說是一次性解決。

因此不只是水產而已,合作社也幫忙日本一級產業,像是將岩手縣的山葡萄果汁推廣到阿拉伯和馬來西亞,還有把全世界受矚目的草莓,推廣到中東、美國和新加坡,而魚產品也受到很多國家關注,像是生蠔、干貝、秋刀魚、鮭魚都很受到歡迎,此外日本航空JAL國內線頭等艙也開始採購東北的食材來提供給客人。

歡迎全世界所有漁業團體加入創新未來漁業的行列

日本漁夫也有發展顧問服務,有很多民間團體成立與日本漁夫有相似理念的的漁業團體,都希望能與日本漁夫交流,日本漁夫也希望將他們的理念與經驗分享到全日本,包括地方政府、地方漁會、中央政府機關、大學。

而日本漁業的願景除了出口產品之外,未來更希望把日本漁業的加工和保存的技術方法(如漁業冷鏈)分享給全世界,換言之不只是販售魚而已,而是可以分享如何釣魚,像是近期便與非洲的坦尚尼亞分享保留漁獲與加工的技術,讓他們能夠也就魚提供給非洲內陸的國家。

日本有很多的產業課題,全部聽下來會覺得好像百廢待舉,難以解決,但是只要能開始開放讓不同產業的人一同來思考與創新(Open Innovation),便有機會能慢慢看到改變。換個角度想,水產業就像是一個大的實驗場域,有很多課題等著我們去挑戰去實踐,在交流之中,期許台日的漁業能有更蓬勃發展的景色。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