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大溪「溪房子」手作人的夢想基地,集結職人傳遞工藝的美好感動

溪房子自2015年成立後,一直支持、培育各領域的人才,除了提供場地作私廚外,也舉辦許多專業工藝課程,就是希望溪房子能成為一個「工藝育成的平台」,讓愛好手作的大家,有一處發揮的天地,傳遞手作生活的感動。

桃園大溪「溪房子」手作人的夢想基地,集結職人傳遞工藝的美好感動

在大溪,一場台灣工藝復興運動正方興未艾。陳美霞以自建的溪房子為基地,辦展覽、推課程,串聯國內外職人交流切磋,賦予傳統工藝新意。

與「溪房子手作」的主人陳美霞站在大片落地窗前談話的時候,廚房的人從眼前走過,走向偌大庭院裡一株高大蓬鬆的迷迭香,隨意摘了一把,準備待會兒入菜。陳美霞說,院子一角以樸門農法栽種了各式香草,是「半×半農」的博物館學家朋友耕耘的成果。

「溪房子手作」主人 陳美霞。

此時,陽光正好,敞亮的室內香氣滿溢,廚房裡的藍帶主廚丁偉鴻正忙著烹調一大桌注入台灣魂的異國料理。泰式菜餚可以巧妙搭配在地客家醃鳳梨、紐奧良風情的Jambalaya什錦飯點綴新鮮蛤仔、義式田園沙拉則以台灣芒果提味。

「台灣蛤仔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丁主廚以本土食材為異國料理畫龍點睛。

當初因為不喜歡星級飯店工作的固定工序,丁主廚辭職開餐車跑遍桃園,在市集擺攤時遇見了陳美霞,此後溪房子為他保留了一塊自由發揮的私廚空間。「丁廚房」的居家氛圍與不設限的創意料理,吸引了同樣希望不受拘束的美食愛好者,也曾宴請逾百人的婚禮賓客。

廣告

「丁廚房」主廚丁偉鴻。

溪房子的空間配置靈活,藝廊般的展覽空間,同時也是私廚餐廳,長長的木桌有時擺滿佳餚,有時陳列藝術家作品。(圖片提供:溪房子)

工藝育成的平台

就像屋外那片自由生長、講究「共生」的小菜園,溪房子2015年成立後,一直張開雙臂支持、培育各領域的才人。私廚之外,專業工藝課程在此茁壯,因為總是義無反顧助人圓夢的陳美霞也有自己的心願:讓溪房子成為「工藝育成的平台」。

陳美霞的專業是平面設計,大三的時候去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學習木雕,點燃了對工藝的熱忱,為此可以不辭千里四處學習皮革、金工、陶藝等各式手工藝。

溪房子中也常展示台灣工藝家的生活物件。

茶衫開發中的新品。(圖片提供:溪房子)

十幾年前聽澳洲金工老師的論壇講座,她至今清楚記得老師觀察分享:「台灣金工創作能量非常好,在國際上能見度卻不足,或許是台灣沒有合作機制。」這席話在她心中種下一顆小小的種子。琢磨了十幾年,才催生今日的溪房子。

溪房子外觀。(圖片提供:溪房子)

廣告

廣邀職人作客大溪

大溪是陳美霞的娘家故鄉,不過她說青春時期對這塊土地沒有情感。因為小時候住在桃園市,又早早在外地求學、工作,自我介紹時都說自己是桃園人。自建溪房子、全家搬回來定居與創辦手作坊,讓她重新與大溪產生了緊密的連結感。

大溪以神桌木藝與漆藝傳統聞名,2015年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在大溪推廣漆藝,落點溪房子進行為期八週、九十六小時的漆藝研修工作營,讓漆藝與溪房子結下了不解之緣。

有別於數小時的工藝體驗課,溪房子邀請美籍老師Clifton Monteith開辦為期兩週的國際漆藝工作營。(圖片提供:溪房子)

此後,溪房子透過同樣滿腔熱血希望能傳承漆藝、來自日本的鳥毛清老師,引薦多位日本漆藝界的職人到大溪開設沉金、蒔繪、乾漆的專業課程。課程兩年為一期,吸引了台灣各地工藝界的精英來此習藝。為了讓學員拿到「比塑膠刮刀更有手感」的漆藝木刮刀,他們還曾連夜央請工藝家魏忠科老師客製。日本老師甚至特別乘車到深山裡的魏家,仔細交代木材、木紋選用的眉角。陳美霞相信,今日的努力,日後必然能讓台灣漆藝有更多發展可能。

廣告

大溪的木藝生態博物館看見了溪房子的努力,數度與他們合辦工作營與展覽。例如,「當古琴遇見桌」特展特別邀請大溪在地神桌工藝師挑戰創作古琴桌。(延伸閱讀:不只是建築!大溪木博館讓整個小鎮變成你的博物館

為了讓工藝師創作前更了解古琴的發聲、調音方式等要求,溪房子事前特地央請古琴老師彈琴給他們聽。古琴桌都做好後,溪房子再度邀請所有工藝師把桌子帶來,讓大家在戶外聆聽古琴老師奏樂。(延伸閱讀:大溪田邊的木作課,三和木藝工作坊教你親手做

「那個畫面好美好美,陽光像今天這樣,每個人都在聽聲音的回饋。那不是形式上的東西,而是在建立官能、文化層次上的關聯,」陳美霞回憶道。

溪房子有隻狗兒「番薯」(台語),平日喜歡從樓梯間的狹長玻璃窗觀察門外動靜。主人與客人從不遠的台三線轉進小路,番薯第一時間便閃電般跑出屋子、跳上草皮,熱烈地歡迎。聽說日本漆藝老師回台上課,看到番薯亮著眼睛搖尾巴,也有了「回家」的感動。

在大溪落地深耕,繼而生根,現在,陳美霞自我介紹都會說:「我是大嵙崁(大溪古名)人。」回家之路驕傲而且滿足。

廣告

推薦

陳美霞精選帶路

大溪女兒陳美霞說大溪真正迷人之處是「走進大溪人的屋裡」,有人世代定居於此,日常迷人樣貌尚未褪色。「大溪有許多無可取代的風景需要在地人去帶,看過就會愛上,」她說:「那個風景很深、很廣、很豐富,底蘊很厚。」 

「源古本舖」這棟百年古厝剛完成了為時兩年的第二階段歷史建築修復工程,重新開放。古家第五代人稱「古姊」的古正君,不分親疏地帶著各方訪客真正「走進大溪人的屋裡」。

源古本舖昔為老餅鋪「古裕發商號」,每年農曆6月24日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大溪人第二個過年」之前,鄰里會特別來到忙碌的店鋪後場幫手製餅。同樣的地方,至今依然聚滿親友與遊客。

古家人堅持祖厝「修舊如舊」,抱持的是維護「生活感」的美學。古姊說,這兒到處有青苔,很多人會想把它刷掉,「但這就是生活嘛!我們不會排斥。」屋內所有的老文物同樣如常使用,例如老甕充作花器,溫潤的老碗盤則繼續服務附設的「品香食塾」食客。現在的源古本舖成了人文精神的媒介,不定期舉辦活動讓在地文化底蘊真正落入生活。

廣告

*本文作者:包子逸,摘錄自2019微笑季刊秋季號《地方再發現 139公路旅》。

光點

溪房子手作
桃園市大溪區員林路三段155巷27號
03-3801542、0930-966085
官網:溪房子手作- C House
FB:C house 溪房子手作

源古本舖
桃園市大溪區和平路48號
0922-335581
FB:源古本舖

蘭室茶坊
桃園市大溪區中山路13號
03-3873711
營業時間:11:00~18:00(週一、二公休)
官網:蘭室
FB:蘭室

解放咖啡館
桃園市大溪區中山路19號
03-3871801
營業時間:週一~週五 11:00~19:00、週末 11:00~21:00(週三、四公休)
FB:解放咖啡館 Relief Cafe

天井逅書
桃園市大溪區中山路12號
03-3884466
FB:天井逅書 Meet Books

 

責任編輯:賴玟璇
核稿編輯:林君翰

微笑季刊:2019 秋季號《139公路旅》

台一線、台三線、台九線,縱貫三條,南來北往。很多人不知道,這三條路的起點都在台北市忠孝東西路與中山南北路交叉口,終點於屏東,帶著我們離開、帶著我們回家、帶著我們去旅行。這一次,讓我們揮別省道的舊印象,來一場走走停停的公路旅行!

收藏這裡走:天下網路書店博客來書店

立即加入會員,取得
專屬服務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