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次的蔡曉梅,擔任熱心助人的社工十多年,協助個案勞心勞力,假日時常忙到沒法休息,夫家長年務農,她頂多在農忙時期充當人力,從沒想過自己以此為業,後來因長輩身體微恙,小孩也屆臨成長關鍵期,她興起回歸家庭專職從農的念頭,希望多留一點時間陪伴心愛的家人。

農場主指點 功力三級跳 

自知基礎技術不夠,她報名徵選雲林元長鄉農會耕新團,有穩定薪水可領,又可以精進農業基礎、專業知識與技能,派工一年多來,已經學習栽植小黃瓜、蕃茄、水稻、花生、高麗菜各類農作物,為日後投入農業打下基礎。

她用心觀摩不同農場種植與田間管理方法,像是在溫室種植小番茄,整枝階段就要注意藤蔓的生長動態,盡量將花的方向調整至繩架外側,原本她不解為何多此一舉,採收期發現,果實因此集中在同一側,不被葉片遮擋,會加速摘果速度,「平常多留意一點點,關鍵時可以省下好多功夫。」

栽種小黃瓜時再度帶來「震撼教育」,有農場將母株僅留下一個側芽,其他都不用留,她腦中冒出無數問號:「拔掉很浪費誒,多留一些側芽,不是可以有更多收成嗎?」之後漸漸明白,太多的側芽會稀釋養份供應,影響未來果實數量與品質,與其相互牽制,不如留下一株好好培育,讓它長到最佳狀態。

蔡曉梅也曾派工至花農協助種植桔梗花,洋桔梗主要外銷日本,品質要求相當高,每一支花生長達多少公分、莖與枝分岔點的高度等條件都有要求,每一支花至少要有三朵花、兩花蕊,或者兩朵花、三花蕊,未符合標準就不達外銷資格,因此每到一個生長階段就要觀察花苞生長狀況,多餘就要取捨,需要眼明手快,雖屬於觀賞性質,照顧的時間心力一點都不比食用的農作物遜色。

「都說務農很辛苦,但我覺得越來越好玩。」除了觀念與技術提升,蔡曉梅加入耕新團另一項收穫,是結識一群青年農場主,從他們身上學習用新觀念與方法實踐友善土地與食安的精神,她期待未來培養更好務農能力,成為獨當一面的農人,為台灣農業做出貢獻。

幫助別人 也成就自己

家住斗南,73年次的林世爵是不折不扣的南漂青年,赴高雄打拼20年,營造業生意做得有聲有色,但每次回鄉,看到老家種植成效不彰,茂谷柑年年賠錢,改種水稻後仍不見起色,不禁為60多歲仍辛苦務農的父親感到難過,適逢工作面臨轉型,他想也該是為家中分擔的時候,毅然決定轉換跑道。

返鄉沒多久,聽聞土庫農會耕新團在召募農耕士,正可滿足他渴望加強農業知識的心願,透過輪調在不同耕種農場學習,如走進取之不盡的寶庫,越深入挖掘越有收穫。

「有實作經驗真的有差。」林世爵原本不懂家中水稻品質為何無法提升,直到他派工到水稻農場,才知道施肥時間與比例都要掌控得宜,像是氮肥能提高產量,但施用過多使得米中蛋白質的含量增加,反而影響口感,鉀肥在結穗期可多施用些,讓米粒生長飽滿分明,種種細微環節,均是成就水稻產量與米質水準的關鍵。


在綠油油長得比成人還高的玉米筍田裡,林世爵熟練地整理葉片與果穗,「玉米筍最好趁著一早露水未蒸發就採收,新鮮賣相又好,當時溫度還不高,工作也會比較順利。」下午則通常安排採摘頂端的雄花,避免授粉亦可減少病蟲害,學著妥善分配作業時間,增加工作效率,也是在從事農耕後才有的體會。

他更從經驗受挫中學習,一次協助農場主種植馬鈴薯,育苗、耕種、管理都算順利,不料接連下好幾天大雨,長得茂盛的馬鈴薯有一半以上泡水腐爛,損失慘重,氣候驟變雖是主因,但排水系統沒做好也間接影響收成,令他警惕未來要事先做好防範機制,給予農作物最周全的照顧。

為了精進技能,林世爵除參加農會不定期的田間訓練外,亦主動進修各種農事課程,從操作中印證課堂上所傳授的技術知識,看到自己的付出,可解決農場主的缺工困境,辛勞瞬間化為甜蜜的喜悅,「自我成長又能助人,這份工作很有價值。」他滿足地說,未來上工將修習更多的技術與經驗,打好從農的基礎。


農業耕新團:
為補充地區性的農業勞動力需求而成立,由地區農會甄審小組經由面試與書面審查招募「農耕士」,吸引對農業有興趣之成員投入,協助農場一般農務工作,每團依據地區缺工狀況、所在地作物別、農事需求及工作類型等進行人力調派,彈性提供農業勞動力,並不定期提供田間訓練,藉此累積多元農務經驗,有意進階為專業農耕者亦透過實作確立方向,及早圓夢。農耕士薪資計算以時薪為單位,其每小時薪資不低於基本薪資,另提供就業獎勵金、交通津貼,並享有勞、健保及團保(意外險及醫療險)等相關福利。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本院之成立,旨在建構其為農業科技產業化及新創事業化的發展平台,以提供農業企業機構、農民團體及農民的農業技術及商品化、產業化服務及政府農業政策決策支援為宗旨,加速農業新創事業及國際化之發展。

立即加入會員,取得
專屬服務
立即加入